专题报道:
外部链接
关于此艺术家
杨一
294 位听众
杨一:走在民间的歌手 从1992年起,在中国美术馆前,每周一到周五,2点多钟的时候,有一名歌者定点在这里唱歌,唱他自己创作的歌。有人把他叫作流浪歌手,有人把他的歌叫作街头谣曲。他就是杨一。 杨一除了这样在北京定点定时唱歌,每年还边走边唱,到中国各地收集民间音乐资源,或者叫采风。每到一地,他会打听并找到当地上了年纪民歌高手,听他们唱歌,把他们的音乐录音。杨一从这些音乐资源中吸取营养,然后创作,然后唱给更多的人听。 杨一歌唱的时候,手弹一把木吉他,口吹夹在脖子上的一把口琴。 这是最原始的音乐传播方式,也是最淳朴的方式。它令人想起古代的行吟诗人。据说,在欧美,这样的歌手不少。但在中国,我听说的还只有杨一一个。卖唱者可能还有,但能够自己做音乐,而且做出这么好的音乐,随做随卖,在街头唱给老百姓听(这真是唱给百姓听,不仅仅在“圈内”炒),我听到和看到的只有杨一一人。 杨一说,卖唱的收入让他活得很好。 杨一出生于粤北山区一个名叫翁城的古镇客家人,初中开始接触学习吉他。1986年辍学开始在家倒腾生意,1989年春夏之后开始关注政治和反思自己,然后去广州继续求学。1992年杨一背上吉他去往北京开始音乐道路上的第一步。到北京后暂住在中央美术馆附近的小旅馆地下室里,然后开始… 了解更多
杨一:走在民间的歌手 从1992年起,在中国美术馆前,每周一到周五,2点多钟的时候,有一名歌者定点在这里唱歌,唱他自己创作的歌。有人把他叫作流浪歌手,有人把他的歌叫作街头谣曲。他就是杨一。 … 了解更多
杨一:走在民间的歌手 从1992年起,在中国美术馆前,每周一到周五,2点多钟的时候,有一名歌者定点在这里唱歌,唱他自己创作的歌。有人把他叫作流浪歌手,有人把他的歌叫作街头谣曲。他就是杨一。 杨一除了这样在北京定点定时唱歌,每…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