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
出生
1782 年 October 27日
-
生于
Genova, Genova, Liguria, 意大利
-
逝世
1840 年 May 27日 (57 岁)
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生平
尼可罗·帕格尼尼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 是Antonio and Teresa (née Bocciardo) Paganini的儿子,根据 Peter Lichtenthal为他写的传记,帕格尼尼在五岁的时候,他父亲开始教他曼陀铃,七岁时便开始学习小提琴,更在十岁时就开始作曲了,十二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出。从十余岁起,帕格尼尼跟着许多不同的老师学习,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但是对于这早来的成功,他没有办法妥善的处理;在他十六岁时,他就开始赌博和酗酒,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不知名的女性救了他,把他带到她的家去,在那里他又开始学习小提琴,共学了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他也弹奏吉他。
在他23岁的时候,他又重新出现在乐坛,当他不再旅游时,他成为了PRINCESS LUCCA的宫廷乐队总监,他在米兰(1813年)、维也纳(1828年)、伦敦和巴黎(1831年)首演以后,他高超的小提琴技巧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帕格尼尼是世界上第一个不须别人资助而可以到世界各地巡回表演的音乐家,而且他还非常聪明。他成为一个超级巨星,并用他那魔鬼般的技巧演奏。
有一个传说,帕格尼尼将他的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换来他那高超的技巧,对于这个传说帕格尼尼很满意,甚至有人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在他演奏时,他会翻白眼,他摇晃的站姿、长而零乱的头发、苍白的脸庞、憔悴的身躯都让这个传说显得更加真实,他充满热情激烈的演出让观众流泪,有的人甚至还晕倒。
帕格尼尼给那他唯一曾经拥有过的小提琴取名叫葛尼律火炮,主要是反映这琴本身所发出来的声音有如大炮一般,这把 小提琴 的弦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这和其它为了避免演奏到其它玹而有个曲度的提琴是完全相反的,而这把特别的提琴确也让帕格尼尼能够一次拉出两条或许是三条玹的乐音。
他在1833年的巴黎受柏辽兹——一位曾经帮帕格尼尼谱过一首叫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曲子的乐家——演出一场中提琴协奏曲。
他的健康逐渐恶化是由于长期使用水银混合物而导致水银中毒,这个病促使他无法再继续演奏小提琴,于是只能在 1834年退休,并于1840年5月27日病逝于意大利的尼斯(现属法国)。
他给后人留下的作品有奏鸣曲、狂想曲系列,六首 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数个 吉它作品等。
帕格尼尼帕格尼尼在交响乐团中的成就是令人感到优雅的。配合稳当的配乐,有他在乐团里是非常鼓舞的,有批评说帕格尼尼的协奏曲是既冗长而乏味: 一首快板 回旋曲 的结尾可以重复几遍,在他的生涯中,所有 协奏曲 中,演奏 小提琴 的部份都是保密的,他也从不在与交响乐团的排练中演奏小提琴 独奏,一直到他死时也不过只有两首曲被出版,然而,帕格尼尼的弟子却也机伶地在他死后每年出版一首曲,每一次在舞台上的成功,都是为了下一次的再成功而铺路,现今已知的 协奏曲 虽然只有六首( 其中最后两首的交响乐部份已失传.),但他的 吉它、弦乐器、尤其是 小提琴 的作品,都已使他那独特的技巧成为后世标准的准则。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巧
帕格尼尼法国小提琴家吉特利斯曾说:“帕格尼尼不只是一个发展……先是有了前面的这些(小提琴家),然后帕格尼尼横空出世了。”尽管帕格尼尼所采用的一些小提琴技巧在当时已经出现,技巧发展却已经停滞不前。科莱里(1653年-1713年)被认为是小提琴技巧之夫,他讲小提琴的地位从伴奏 乐器提升到了独奏乐器。巴赫(1685年-1750年)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BWV 1001-1006)奠定了小提琴的复调演奏能力。第一部对小提琴技巧进行系统研究的作品是 卢卡特里(1693-1764)的24首随想曲,尽管在今天演奏起来没有问题,在创作的时代却因难度过高而无法被演奏。当时的杰出小提琴家们更为关注的是音调和弓法(弦乐演奏家们称为“右手技巧”)这两个最基本但是很关键的问题。
帕格尼尼则为演奏家和作曲家们引入了更先进的技巧。通过他的贡献,小提琴作品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音乐具有非常丰富和高难度的指法和弓法以取悦听众,并对他当时的同行们构成挑战。他的音乐会作品中有连顿弓、和声、拨弦(双手),和丰富的音程(最多达到大十度)。帕格尼尼的作品不被认为是完美的对位法创作:(伊萨依曾抱怨说在帕格尼尼的音乐中钢琴和管弦乐伴奏太像吉他了,缺乏个性和对位)。但是,他将小提琴的音色和色彩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帕格尼尼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并为这件乐器创作了超过200部作品。
帕格尼尼可以在一个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个八度,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灵活性也许是由于马尔范综合症或Ehlers-Danlos 综合症。他的指法,比如双音技巧,换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拨弦在当时都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却是现在的年轻小提琴家们的常规训练科目。几乎半个世纪后才由约阿希姆和伊萨依带来了可以和帕格尼尼相提并论的小提琴技巧跳跃式发展。
很多作曲家都对帕格尼尼的a小调第24随想曲很感兴趣。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马尼诺夫、卢托斯拉夫斯基和很多其它作曲家都为这个作品的旋律创作了变奏曲。
作品
24首caprices小提琴独奏作品
Op. 1, no. 1 in E 大调(the arpeggio)
Op. 1, no. 2 in b 小调
Op. 1, no. 3 in e 小调
Op. 1, no. 4 in c 小调
Op. 1, no. 5 in a 小调
Op. 1, no. 6 in g 小调r (the trill)
Op. 1, no. 7 in a 小调
Op. 1, no. 8 in 升e大调
Op. 1, no. 9 in E 大调 (the hunt)
Op. 1, no. 10 in g 小调
Op. 1, no. 11 in C 大调
Op. 1, no. 12 in 升a大调
Op. 1, no. 13 in 升B大调
Op. 1, no. 14 in 升E大调
Op. 1, no. 15 in e 小调
Op. 1, no. 16 in g 小调
Op. 1, no. 17 in 升E大调
Op. 1, no. 18 in C大调
Op. 1, no. 19 in 升E大调
Op. 1, no. 20 in D大调
Op. 1, no. 21 in A大调
Op. 1, no. 22 in F大调
Op. 1, no. 23 in 升E大调
Op. 1, no. 24 in a 小调 (tema con varizioni)
Concerto for violin no. 1, in D 大调, Op. 6 (1817)
Concerto for violin no. 2, in B 小调, Op. 7 (1826) (La Campanella, 'the little bell')
Concerto for violin no. 3, in E 大调 (1830)
Concerto for violin no. 4, in D 小调 (1830)
Concerto for violin no. 5, in A 小调 (1830)
Concerto for violin no. 6, in E 小调 (1815?) - last movement completed by unknown hand.
12首sonatas, for violin and guitar, Op. 2
Op. 2, no. 1 in A 大调
Op. 2, no. 2 in C 大调
Op. 2, no. 3 in d 小调
Op. 2, no. 4 in A 大调
Op. 2, no. 5 in D 大调
Op. 2, no. 6 in a 小调
Op. 3, no. 1 in A 大调
Op. 3, no. 2 in G 大调
Op. 3, no. 3 in D 大调
Op. 3, no. 4 in a 小调
Op. 3, no. 5 in A 大调
Op. 3, no. 6 in e 小调
18 Centone di Sonate, for violin and guitar
Arranged works
Introduction, theme and variations from Paisiello's 'La bella molinara' (Nel cor più non mi sento)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Cenerentola' (non più mesta)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Moses' (Dal tuo stellato soglio)
Introduction and variations on a theme from Rossini's 'Tancredi' (Di tanti palpiti)
Maestoso sonata sentimentale (variations on the Austrian National Anthem)
Variations on 天佑吾王
其他作品
I Palpiti
Perpetuela (Sonata Movimento Perpetuo)
La Primavera
Sonata con variazioni (Sonata Militaire)
Napoleon Sonata
Variations, Le Streghe
Cantabile in D major
Moto Perpetuo in C major
Romanz in a minor
Tarantella in a minor
Grand sonata for violin and guitar, in A major
Sonata for Viola in c minor
Sonata in C for solo violin
其他借用帕格尼尼之名用以表达技巧高深之意的称号
低音提琴上的帕格尼尼:指意大利低音提琴家、作曲家波蒂西尼
吉他上的帕格尼尼:指巴拉圭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巴里奥斯(A. Barrios-Mangore)
钢琴上的帕格尼尼:指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F. Liszt)
小号上的帕格尼尼:指俄罗斯小号演奏家纳卡里亚多夫
胡琴上的帕格尼尼:指香港胡琴演奏家黄安源
每个人都可以编辑 Last.fm 上的艺术家描述,欢迎奉献您的力量!
此页面所有用户贡献的文字均根据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授权;可能适用其他条款。